泡棉硬度及测试方法综合说明
泡面硬度一般用
邵氏硬度计测试
一、泡棉硬度范围分类
常规泡棉
1、普通发泡材料(如海绵、记忆棉):硬度范围 20-60 Shore C,具体取决于密度与发泡工艺。
2、EVA泡棉:硬度按应用场景划分:
-
38度:适用于小型电子产品内衬(参考载荷20kg)。
-
45度:适用于中小型医疗设备、音箱(载荷30-60kg)。
-
60度:用于大型工业设备(载荷≥100kg)。
3、特殊泡棉
-
超软泡棉/凝胶泡棉(如珍珠棉、发泡硅胶):硬度低于 20 Shore C,需使用 Shore OO/OOO型或 F型硬度计。
-
硬质PU发泡材料(如工业密封件):硬度可达 60-90 Shore D,需切换至邵氏D型测试。
二、硬度计选择及适用场景
三、测试操作规范
1、通用要求
-
试样厚度:普通泡棉≥15mm,叠加不足厚度时需保持表面平整。
-
接触时间:手持硬度计需在1秒内快速读数,避免压针下沉误差。
-
环境条件:实验室环境调节8小时以上,温度23±2℃。
2、特殊测试方法
压陷硬度测试:
-
压缩至试样厚度的25%或75%,保持20秒后记录载荷(如硅胶泡棉)。
-
需校准压缩速率(0.3mm/s)与初始载荷(0.5kg)。
发泡材料叠加测试:多层叠加时需确保接触面无间隙,避免数据偏差。
四、注意事项
-
硬度计校准:定期校验弹簧压力与压针磨损,尤其手持设备易因老化导致误差。
-
材料变形恢复:泡棉具黏弹性,压陷后需预留恢复时间再二次测试。
-
标准差异:国内部分场景使用“肖氏硬度”,国际通用为邵氏(Shore)或压陷法(ASTM/GB)。
以上结论综合泡棉类型、测试场景及标准规范,需根据材料硬度和应用需求选择对应方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