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进入北京沃威硬度计官网,热门关键词:硬度计,金相切割机,镶嵌机,磨抛机,晶间腐蚀仪,电解抛光腐蚀仪
Technical
技术文章
联系我们
销售热线:
Contact Hotline
010-82853627 010-82853627;010-84675051
传真:010-82853625

E-mail:wolpert@126.com

公司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汤立路218号
当前位置: 硬度计 > 技术文章 >

尺寸测量方法(尺子在线测量)

 

尺寸测量是一项非常基础和重要的技术工作,广泛应用于制造、工程、建筑、家居等各个领域。根据不同的精度要求、测量对象和场景,有多种测量方法。

下面我将为您系统地介绍几种常见的尺寸测量方法,从传统工具到现代高科技设备。

一、 传统接触式测量方法

这类方法通过测量工具直接接触工件表面来获取尺寸。

1. 尺类工具

  • 钢直尺:最基础的长度测量工具,精度一般为0.5mm或1mm。常用于粗略测量和划线。

  • 卷尺:便携,用于测量较长距离(如房间尺寸、布料等),精度通常在1mm左右。

  • 皮尺:柔性更好,常用于人体测量或软性材料的测量。

2. 游标类量具

精度比尺类工具高,可达0.01mm~0.02mm。

  • 游标卡尺:可测量内径、外径、深度和台阶。分为普通游标卡尺、带表卡尺和数显卡尺。

  • 高度游标卡尺:用于测量工件的高度和精密划线。

  • 深度游标卡尺:专门用于测量孔、槽的深度。

3. 微分类量具

利用螺旋副原理,精度非常高,可达0.001mm。

  • 外径千分尺(螺旋测微器):用于测量外径、长度、厚度等,精度极高。

  • 内径千分尺:用于测量孔径、槽宽等内尺寸。

  • 深度千分尺:用于精密测量深度。

4. 表类量具

通过指针或数字显示微小偏差。

  • 百分表/千分表:常用于比较测量,检查工件的平面度、圆度、跳动等形位公差,或在机床上找正工件。

5. 量规类

一种无刻度的专用检验工具,只能判断工件尺寸是否在合格范围内,不能读出具体数值。

  • 塞规:检验孔径。

  • 环规:检验轴径。

  • 螺纹塞规/环规:检验内/外螺纹。

  • 光滑极限量规:检验单一尺寸。


二、 光学非接触式测量方法

这类方法利用光学原理,不接触工件表面,适用于软性、易变形或高精度的工件。

1. 视觉测量法 / 影像测量仪

  • 原理:通过高倍率工业镜头(显微镜)将工件放大,用CCD相机捕捉图像,通过软件进行边缘提取和数据分析。

  • 优点:效率高,可测量复杂轮廓(如齿轮、模具)。

  • 应用:PCB板、手机零件、精密五金件等。

2. 工具显微镜

  • 原理:结合光学显微镜和精密工作台,通过目镜或摄像头观察,移动工作台并通过读数系统获取坐标值来计算尺寸。

  • 类型:包括小型工具显微镜、万能工具显微镜等。

3. 激光测量法

  • 原理:利用激光的定向性好、波长短等特点进行测量。

  • 常见设备

    • 激光测距仪:通过激光飞行时间或相位差原理测量距离,常用于建筑、装修。

    • 激光扫描仪:通过激光线扫描物体表面,快速获取物体的三维点云数据。

    • 激光干涉仪:利用光的干涉条纹进行测量,精度可达纳米级,用于校准精密机床和测量标准件。


三、 三维测量技术

这是现代制造业中的核心技术,用于获取物体的三维几何数据。

1. 接触式三坐标测量机

  • 原理:在一个三维空间内,一个探针(红宝石球)接触工件表面,通过精密光栅尺记录探针中心的坐标,通过大量采点来重构工件的三维模型。

  • 优点:精度极高(可达微米级),是尺寸检测的“权威”。

  • 缺点:测量速度相对较慢,对软质材料可能造成划伤或变形。

2. 非接触式三坐标测量机

通常使用激光扫描头视觉传感器代替接触探针,快速获取大量点云数据。效率远高于接触式。

3. 三维激光扫描仪

  • 原理:通过激光快速、大面积地扫描物体表面,获得海量的三维点云数据,完整地复现物体的三维形态。

  • 应用:逆向工程、文物考古、地形测绘、汽车造型等。

4. 结构光扫描仪

  • 原理:将一系列编码的光栅条纹投射到物体表面,摄像头捕捉因物体高度而变形的条纹,通过三角测量法快速计算出三维坐标。

  • 优点:速度极快,可达每秒数百万个点。精度高。

  • 应用:在线检测、质量控制、人体扫描等。


四、 专业和特殊测量方法

  • 超声波测厚仪: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速度和时间来测量厚度,常用于管道、容器壁厚的测量。

  • 经纬仪/全站仪:用于大地测量和大型建筑工程,测量角度和距离。

  • 气动量仪:利用空气流量或压力与间隙之间的关系来测量微小尺寸,精度高,常用于批量生产中的在线检测。

如何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?

选择测量方法时,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:

  1. 精度要求:这是首要因素。是毫米级、丝级(0.01mm)还是微米级?

  2. 测量对象

    • 大小:是小零件还是大型结构件?

    • 材质:是硬质金属还是软质、易变形的材料(如橡胶、薄膜)?

    • 形状:是简单规则形状(如轴、孔)还是复杂自由曲面?

  3. 测量环境:是在恒温恒湿的计量室,还是嘈杂的车间现场?

  4. 效率与成本:是单件检测还是批量全检?预算有多少?

  5. 输出需求:是需要一个具体的数值,还是只需要判断合格/不合格?是否需要完整的3D报告?

返回顶部